銀行的理財產品,有銀行自營理財、銀行代銷理財,客戶擔心的是“飛單”,這問題其實容易解決,通過查看銀行網(wǎng)點理財產品公示信息、銀行官網(wǎng)查閱產品信息以及理財協(xié)議、憑證上是否有銀行蓋章等方式來避免。一般的理財產品(銀行理財)都會對風險等級進行披露,正因為如此,所以有些朋友就開始擔心,既然銀行理財產品不能保本保息了,那從2022年之后銀行理財產品還能買嗎。
1、銀行理財好不好?
各大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整體來說還都是蠻不錯的,值得我們去投資選擇!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,首先要分清楚此款產品是銀行自營的、還是代銷的。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一般有定期理財、結構性存款等,是指由銀行自身發(fā)行的理財產品,收益相對較低,安全系數(shù)很高,而銀行還會代銷保險、基金、信托類的理財產品,銀行網(wǎng)點只是個推廣渠道,收取銷售服務費用,對于產品本身不承擔任何的責任。
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值得投資我個人覺得只要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,都是可以嘗試投資的,1、銀行風險體系完善,產品的安全系數(shù)也高我們都知道,相對各種各樣金融服務公司而言,銀行的風控體系是很完善的,對產品投資標的、運作管理、風險監(jiān)控也十分嚴格,一般不會出現(xiàn)產品發(fā)生虧損的可能。比如,銀行定期理財產品,主要會投資于銀行存款、國債、金融債券等流動性良好的固收類產品,安全系數(shù)很高、風險極低!2、收益穩(wěn)定,且有銀行信譽的“隱性”擔保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相對比較穩(wěn)定,預期收益率都能達到4.0%以上,
況且,雖說資產新規(guī)要求打破剛性兌付,但只要有銀行的“金字招牌”在,產品的風險都是可控的,收益也比較穩(wěn)定!3、投資門檻較高之前,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是5萬元起投,門檻還是比較高的。而現(xiàn)如今1萬元即可購買,相對而言,起投金額降低了很多,總之,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風險很低、收益也很穩(wěn)定,是非常值得進行投資選擇的!歡迎大家在評論區(qū)留言交流!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【操盤手信一】!?。?。
2、從風險角度,最近銀行理財還能買嗎?
目前,理財?shù)膭傂詢陡都航浫∠?,風險也逐步增加,但從風險的角度看,我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還可以買的,但要買與我們風險承受程度相當?shù)漠a品。銀行的理財產品繁多,有自家傳統(tǒng)產品、子公司理財、代銷產品,對咱老百姓來說,許多人只注意到預期收益的高低,忽略了產品中蘊藏的風險因素。一般來說,收益越高,風險越大,這就需要咱老百姓懂的相關的金融知識。
對咱老百姓來說,一般人只知道銀行存款、國債,有些人可能知道基金、黃金期貨、商品期貨,但要熟悉相關的金融知識,是普通投資者所欠缺的。普通投資者要不斷地學習金融知識,一般來說,對普通投資者來說,這是很難做到的,這次中行的原油寶事件,就是美國交易所改變交易規(guī)則后引起的。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損失慘重,所以咱老百姓要認清理財產品的風險,按照自身可接受的風險水平,進行合理選擇是做好理財?shù)年P健之一。
3、按銀行理財經理的建議購買理財產品靠譜嗎?如何看懂理財合同?
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,每一個客戶都有這樣的擔心:一方面是客戶認為理財經理主觀上可能出于私人利益,而推薦了不合適的產品;另一方面是客戶認為理財經理客觀上沒有足夠的專業(yè)知識與能力,不能給客戶推薦可靠的理財產品,解決主觀方面問題,就要以信任為基礎前提,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離不開信任,客戶經常在同個理財經理購買理財產品,已經建立了朋友關系,這個時候可以“先小人后君子”。
把理財經理當是一個陌生人,購買理財產品前認真了解理財產品的基本信息、資金投向和相關風險,銀行的理財產品,有銀行自營理財、銀行代銷理財,客戶擔心的是“飛單”,這問題其實容易解決,通過查看銀行網(wǎng)點理財產品公示信息、銀行官網(wǎng)查閱產品信息以及理財協(xié)議、憑證上是否有銀行蓋章等方式來避免!解決客觀方面問題,不妨“貨比三家”。
4、2022年以后,銀行的理財產品到底還能不能買?